編者按: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作的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在全校黨員干部和師生中產生強烈共鳴,引發熱烈反響。為積極響應10月24日召開的全市領導干部會議精神,學校迅速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近期我們將陸續摘編部分發言內容,下面請和健康小微一起來聽校領導、師生的學習體會與收獲——

黃儉
(學校主要負責人)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催人奮進,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輝。在當前和今后的一個重要時期,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新校園建設為根基,從爭做‘大先生’發力, 從培養堪當“健康中國”時代大任時代新人入手,聚焦康養主軸,賦能“康養理論研究的高地、康養人才培養的基地、康養產業發展的引擎”三駕馬車,為加快建設高質量衛生健康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楊志勇
(校領導)
黨的二十大的召開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科學謀劃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我的心情非常激動,精神無比振奮。教育關乎國家的命運、民族的未來,是國之大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我們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高舉黨的旗幟,牢記黨的重托,不忘初心使命;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黨建引領,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而奮斗。

陳叔儒
(校領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一系列新觀點、新思想、新論斷、并將科教興國戰略作為獨立部分放在突出位置,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感到倍感振奮、倍受鼓舞,更感到教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的使命和責任。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牢牢把握好發展機遇,瞄準高水平職業院校的發展目標,履行好立德樹人的核心使命,全面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為健康江西提供醫學人才支撐而不斷奮斗。

李國華
(校領導)
.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報告深刻闡釋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全方位多層次擘畫宏偉藍圖,具有重大的政治、歷史、理論和實踐意義。作為一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一名長期奮戰在教育及宣傳一線的黨員干部,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教育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講好黨的故事、江西故事、教育故事、健康故事,勞模故事,用傳播好聲音,展示好形象,影響和帶動更多師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教育力量,提供人才支撐。在教育引導師生堅定信仰信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健康成長上彰顯更大作為。

涂麗華
(教務科負責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理念,引領我們對全面建設現代化的規律和任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以更系統的戰略思維謀劃、部署更宏大的發展格局。
職業教育是現代化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發展職業教育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黨的二十大開啟了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作為新設高職院校的一員,新征程上定當奮勇向前,從新兵方陣邁向第一方陣。

胡春榜
(宣傳統戰部負責人)
認真品讀黨的二十大報告,仔細品味“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的創新理論,深刻認識和領會報告的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和思政教師,我將立足思政課堂,做“大思政”先行者,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者,做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牢記立德樹人使命, 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充分發揮黨務干部的榜樣示范作用。
【供稿:宣傳統戰部 編輯:劉石麟 審核:李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