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我校在學生服務中心402教室順利開展2025年春季學期第四期輔導員工作沙龍,本期沙龍以“資助育人”為主題,由醫學技術系鄧婉蕓主持,周林強、郭珍珍主講,學生(招生)工作處負責人、全體專兼職輔導員參加活動。
活動伊始,鄧婉蕓以大學生資助工作常見問題切入主題,闡述了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意義。本期主題沙龍旨在通過思想碰撞與經驗共享,助力輔導員更好地處理學生資助工作,提升資助工作的精準性與育人效果,讓資助工作成為照亮學生人生的溫暖力量。
周林強以“公正評選立標桿,用合理消費樹新風,讓助學之路行穩致遠”為主題,詳細介紹了輔導員在資助工作中的流程與要點。他結合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學生對資助名單存疑的問題,分享了自己的處理經驗。他強調,資助工作必須做深做實,既要精準幫助學生解決經濟困難,又要規范操作,保護自身權益。在評選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標準,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確保資助資源流向真正最需要的學生手中。同時,他還提到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合理使用資助資金,培養學生的理財意識與自理能力,讓助學之路行穩致遠。
郭珍珍則以“兜底已足,育人何進?——‘保障型資助’向‘發展型賦能’的范式轉型”為題,分享了工作工程中的典型案例。她提到,有一名學生因家庭關系不和,導致心理問題嚴重,資助工作難以順利推進。在幫扶過程中,她深刻體會到,資助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經濟支持的層面,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個人發展。她通過與學生多次深入溝通,了解其家庭背景與心理狀態,為其提供心理疏導與情感支持。同時,還為該學生制定了個性化的發展計劃,鼓勵其參加社團活動、志愿服務與技能培訓,幫助其提升自信心與綜合素質。通過這一案例,她呼吁輔導員在資助工作中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從“保障型資助”向“發展型賦能”轉型,讓資助工作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助力。
在互動交流環節,現場的輔導員們積極參與討論,結合自身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與經驗,分享了自己的見解與困惑。學生(招生)工作處負責人李瑾也對大家的討論進行了總結與指導,強調了資助工作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鼓勵輔導員們在工作中不斷創新與探索,提升資助工作的精準性與育人效果。
本次輔導員工作沙龍活動,為輔導員們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學習的平臺,不僅加深了對資助育人工作的理解與認識,也有效促進了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發展,為推動學校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內涵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